暑假来了,洛阳市洛龙区的孩子们可没闲着。社区暑期托管班里,志愿者们带着“护苗·绿书签”活动,火热开场。他们用简单有趣的方式,教孩子们怎么安全上网,怎么挑好书读,帮他们过一个健康又充实的假期。
光合城社区的托管班里,孩子们围着电视机,眼睛瞪得溜圆。屏幕上放的是全国“护苗”宣传片《守一扇心窗》。画面温暖,音乐好听,孩子们看得入迷。这部短片不光好看,还告诉他们怎么保护自己,远离网络上的坏信息。志愿者们说,这样的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,懂得健康成长的道理。
另一边,在学府街道大学城社区的“童曦图书馆”,一堂网络安全课正在开讲。志愿者老师不摆架子,用身边的真实故事,给孩子们讲网络陷阱的那些事儿。比如,有人发来陌生链接,点进去可能就掉坑了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,课后还拿到了一张“绿书签”。这张小书签就像护身符,提醒他们在网上冲浪时要小心。
“老师教我们不能随便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别人,还要少玩手机,多读书。”一个叫秦同学的小朋友说得头头是道。他今年10岁,平时爱刷短视频,参加了活动后,他开始觉得读书也挺有意思。家长们也乐开了花。一位妈妈说:“以前总担心孩子上网乱点东西,现在他回来会跟我说哪个链接不能信,哪个广告是骗人的。这活动真帮了大忙!”
洛龙区的“护苗·绿书签”活动可不是只搞一两次。从今年开始,他们就把这活动扎根在了社区里。志愿者们走街串巷,带着宣传片、故事会和普法小课堂,把健康上网的知识送到孩子们家门口。数据显示,洛龙区已经有20多个社区加入了这项活动,覆盖了上千名学生。每个社区的托管班都成了孩子们的“安全小站”。
为什么这活动这么重要?因为暑假是孩子们上网的高峰期。手机、平板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,网络上的信息又多又杂。洛龙区的志愿者们发现,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分辨真假信息,随手点个链接,可能就泄露了个人信息,甚至被骗钱。他们就用动画、故事和互动游戏,把这些道理讲得生动又好懂。
在一个社区的课堂上,志愿者讲了个真实案例:有个孩子在网上被“免费领皮肤”的广告吸引,结果点了链接,家里的银行卡被刷了好几百块。孩子们听完直呼“太吓人了”,纷纷表示以后要多个心眼。志愿者还教他们一个简单办法:看到可疑链接,先问问家长或老师,别急着点。这种实用的“招数”,让孩子们觉得学到了真本事。
除了教孩子们防骗,活动还鼓励他们多读书。志愿者们会推荐一些适合青少年的好书,比如《西游记》《小王子》这样的经典。有一堂课上,老师还带着孩子们一起读绘本,讲里面的故事怎么教人勇敢和善良。孩子们听完,争着举手分享自己的想法,课堂气氛热火朝天。
家长们对这活动赞不绝口。一位爸爸说:“我家孩子以前一放假就抱着手机不撒手,现在他会主动拿本书来看,还跟我说上网时间不能太长。”这话听着简单,但背后是活动带来的真变化。洛龙区的负责人说,他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既玩得开心,又学得安心。
这活动还有个特别的地方,就是接地气。志愿者们不用大道理,而是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话。比如,他们会说:“网络就像条大河,水清的时候能看到鱼,水浑的时候就得小心了。”这种说法让孩子们一听就明白,还觉得挺有趣。活动还设计了互动环节,比如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“绿书签”,每个人都画得特别认真。
数据也说明了这活动的成效。据统计,洛龙区今年暑期托管班的参与人数比去年多了30%。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网络安全知识,还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。有的社区还搞了读书分享会,让孩子们上台讲自己喜欢的书,锻炼了胆量,也交到了新朋友。
洛龙区的努力还不止于此。他们计划让“护苗·绿书签”活动覆盖更多社区,甚至走进学校。负责人表示,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,帮他们养成好习惯,就是在为社会种下好种子。他们还想把活动做得更丰富,比如加点科技元素,用VR体验让孩子们“身临其境”地感受网络安全的重要性。
这活动也让大家开始讨论:怎么让孩子们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?是完全不让上网,还是教他们怎么正确上网?家长们觉得,洛龙区的做法给了个好答案:不光要管,还要教。给孩子们知识和工具,让他们自己学会保护自己。
活动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。孩子们学会了分辨网络信息,家长们少了一份担心,社区里也多了些欢声笑语。洛龙区的“护苗·绿书签”就像一盏小灯,照亮了孩子们假期的路,也让大家看到了社区的力量。
未来,孩子们还会遇到更多网络世界的挑战。但有了这样的活动,他们就像多了一把保护伞。洛龙区的做法,值得更多地方学习。你觉得呢?如果是你,会怎么帮孩子们在网上少走弯路?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